招考信息备考资料试题题库分校动态|图书教材面授课程网校课程| 职位表砖题库>直播|微信联系我们

  • 在线客服咨询
  • 当前位置:铜陵人事考试网 > 遴选选调 >

    阅读模式

    2021年安庆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15人公告

    2021-08-27 09:09铜陵遴选公务员网 来源:桐城市人民政府

      铜陵遴选公务员网同步桐城市人民政府提供以下遴选公选遴选选调信息:2021年安庆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15人公告,更多关于桐城市市直选调,桐城事业单位选调,安庆事业单位选调,遴选公选遴选选调的内容,请关注铜陵遴选公务员网/铜陵遴选考试网

    2021年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公告

      为进一步拓宽选人用人渠道,优化市直事业单位干部人才队伍结构,根据《桐城市机关事业单位一般工作人员调动工作办法》规定,经市委编委会同意,决定开展2021年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工作。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选调计划

      本次公开选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共15人,具体岗位、人数及报考条件等信息详见《2021年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岗位表》(附件1,以下简称《岗位表》)。

      二、选调范围

      安徽省内在编在岗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教育系统除外,卫健系统仅可报考2021006岗位)。

      三、选调条件

      (一)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品行端正,实绩突出;

      (二)2019年9月(含)以前录用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三)2020年度考核为合格及以上等次;

      (四)具体岗位要求见《岗位表》,其中“学历条件”中专科学历系为纳入国家统招计划、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年龄条件”中“ 35周岁以下”为“1985年9月1日以后出生”(其他涉及年龄计算的依此类推);

      (五)身体健康,具有正常履行选调岗位职责的身体条件;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参加公开选调:

      (一)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有关的专门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

      (二)受处分期间或未满影响期限的;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到定向单位工作未满服务年限或对转任有其他限制性规定的;

      (四)尚在试用期、任职试用期或未满最低服务期限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六)其他不适宜参加选调的人员。

      四、选调程序

      本次选调采取考试与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一)公告发布

      此次公开选调公告及《岗位表》信息于2021年8月27日起,在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网(http://www.tongcheng.gov.cn/pdy/tcsrlzyhshbzj/index.html)、桐城人事考试网(http://www.tcrsks.cn/)及相关媒体上统一发布。报考人员如需咨询有关事项,可按照公告中 公布的电话与桐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或选调单位联系。

      (二)报名和资格审查

      1.网络报名

      本次选调采用网络报名的方式进行,报考人员将需要提交材料的照片或扫描件一次性以压缩包的形式(压缩文件以姓名+报考岗位代码的格式命名,照片或扫描件要清晰完整)发送至指定邮箱(tcsygkxd@163.com)。

      报名时间为2021年9月7日9:00至13日17:00(周六、周日正常报名审核),逾期不再补报。

      报考人员填写的信息及提交的材料必须与本人实际情况、报考条件和所报考的岗位要求相一致。

      每位报考人员限报一个岗位,并须使用本人同一有效身份证进行报名和参加考试。

      报名时需提交的材料:

      (1)《2021年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见附件2);

      (2)本人身份证、毕业证书;

      (3)同意报考证明(格式见附件3);

      (4)本人单色背景近期正面免冠清晰的证件照,格式为JPG格式,须能反映本人特征。

      2.资格审查

      资格审查工作由市人社部门负责。资格审查贯穿公开选调全过程,报考人员须真实、准确、有效地提供报考信息,凡弄虚作假或与应聘资格条件规定不符的,一经查实即取消考试、聘用等资格。

      通过网络报名的考生,在确定考试资格前进行资格复审。资格复审依据招聘公告规定的报考条件和应聘人员网络报名时提供的照片和信息进行。凡与报考资格条件要求不符或不能按规定提供证件材料的,取消其参加考试资格。资格复审时,报考人员须提交网络报名上传的所有扫描件的原件和复印件。资格复审时间和地点安排另行通知。

      为确保选聘质量,确认报考人数与岗位选聘计划数的比例应不低于2:1方可开考。未达到开考比例的,相应取消或核减该岗位选聘计划数。被取消选聘岗位的报考人员可于9月16日9:00-17:00改报符合条件的其他岗位。

      (三)考试

      考试项目视报名及资格审查结果具体确定,如某岗位报名人数过多,该岗位将增加笔试环节,笔试成绩只作为进入面试环节的依据,不计入总成绩,笔试事宜另行通知。

      面试采取结构化方式进行,主要测试报考人员言语表达、逻辑思维、协调沟通、综合分析、应变创新等综合素质。时间15分钟,分值100分。面试成绩设最低合格分数线为65分,低于65分的不予进入下一环节。

      面试时间、地点见面试通知书,未按时参加面试的,视为自动放弃。

      (四)择岗、体检、考察

      根据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等额确定体检考察人选,如成绩并列的,加试加以确定,加试事宜另行通知。

      其中2021005岗位实行高分优先择岗。考生按面试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原则,依次自主选择岗位(每人限选一次),岗位选择后,不得重新调整。不按时到指定地点择岗或不愿择岗的视为自动放弃。

      体检依照新修订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和省委组织部、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厅《关于进一步规范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体检工作的通知》(皖人社秘〔2013〕208号)等规定执行。体检及复检费用考生自理。

      考察工作由各选调单位组织实施,主要对考察对象的德、能、勤、绩、廉等情况进行全面考察,考察结束后,考察组如实形成考察报告,提出考察意见。

      (五)递补

      因参选人员在择岗、体检、考察环节出现不合格或主动放弃等导致岗位选调缺额的,按考试总成绩从高分到低分顺序等额递补,递补只进行一次,公示之后不再递补。

      (六)研究决定人选

      根据面试成绩、考察等情况以及岗位要求,由市公开选调工作人员领导小组研究决定选调人选,在市人社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个工作日。

      对公示期满,没有问题或者反映问题不影响聘用的,市人社局按照有关规定办理调动手续。对反映有严重问题并查有实据的,取消公开选调资格。

      事业单位选聘人员实行服务期制度,须与用人单位签订服务期合同,服务期为三年。

      五、有关事项

      (一)调入人员凡涉及到个人职称等有关问题,按职称管理有关文件和调入单位的规定执行。

      (二)本公告未尽事宜由市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三)选调过程中的工作动态和信息将及时在桐城市人社局桐城市人事考试网公布,不再通过电话和短信通知,逾期责任自负,请考生及时关注网站相关信息。

      (四)本次选调不指定辅导资料,不举办也不委托举办辅导培训班。

      咨询电话: 0556-6136609(桐城市人社局事业科)

      0556-6130921(桐城市人事考试中心)

      0556-6189209(桐城市委编办)

      监督电话:0556-6136511(桐城市纪委监察委派驻人社局纪检监察组)

      上述咨询和监督电话于正常办公时间使用。

      附件:1:2021年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岗位表.xls

      2:2021年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报名资格审查表.doc

      3:关于同意XXX同志报名参加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考试的证明.doc

      桐城市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1年8月27日

      原文标题:2021年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选调工作人员公告

      文章来源:桐城市人民政府(原链接MD5:c63eefe7623f6f48eef3f9efd2f0f62a)

      以上是2021年安庆桐城市市直事业单位选调15人公告的全部内容,更多2021铜陵遴选公选遴选选调信息请加遴选公选考试群遴选公选考试群,及关注铜陵遴选公务员网铜陵遴选考试网

    (编辑:sunmiaomiao)

    有疑惑?在线客服帮你

    公告什么时候出?

    报考条件是否符合?

    公考小白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怎么领取?

    考试工具砖题库练题

    最新招考
    照片调整
    直播讲座
    职位查询
    真 题 库
    时政热点
    每日一练
    砖 题 库
    首页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返回顶部
    京ICP备11028696号-11 京ICP证130150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1470号